半岛体育-雷声,中国女花年轻队员要在残酷竞争中快速成长
中国女子花剑队主教练雷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当前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,年轻运动员必须尽快适应国际赛场的残酷竞争环境,加速成长,以迎接未来更高强度的挑战,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强调,唯有通过实战的锤炼和信心的积累,年轻选手才能真正跻身世界一流水平。
近年来,随着部分老将逐渐淡出,中国女子花剑队补充了大量新人,尽管她们在国内赛事中表现亮眼,但国际大赛经验匮乏、对抗高强度对手的能力尚显不足,雷声指出,目前队伍中有几名二十岁上下的队员极具潜力,但要想站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,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”。
“国际剑联的比赛节奏快、对抗激烈,尤其是欧洲选手,作风非常硬朗,年轻队员往往开局还能咬住,但打到关键分时就容易手软,连续失分后心态波动明显。”雷声坦言,从国内冠军到世界级选手之间的鸿沟,远不止是技术层面的问题。
今年以来,中国女花参加了包括世界杯、大奖赛在内的多项国际赛事,虽然团体世界排名目前仍保持在前六,但几站分站赛中,个人项目最佳成绩仅止步八强,年轻主力在与意大利、法国、美国等强队交锋时多次暴露出关键剑处理欠果断、战术执行不彻底等问题。
“比如去年亚锦赛发挥不错的李雪、李倩,今年打世界杯明显遇到瓶颈,不是实力不够,而是在高强度压迫下动作容易变形,主动失误增多。”雷声表示,“这些‘学费’是必须交的,但我们要做的是让她们尽快从失败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。”
为了帮助年轻队员突破成长瓶颈,雷声和教练组从多方面调整了训练和参赛策略,加强了模拟实战强度的对抗训练,邀请男运动员陪练,提高节奏和压迫感;也着重培养队员阅读比赛、调整心理的能力,每场国际比赛后,队伍都会进行细致的视频复盘,尤其针对关键分的处理进行分析。
“我们现在更强调‘以赛代练’。”雷声说,“只有真正站在世锦赛、世界杯的剑道上,和顶尖选手真剑真枪地拼杀,年轻队员才能理解什么是高水平竞争,国内训练打得再好,强度也没法和国际大赛相比。”
明年将是巴黎奥运会的资格冲刺年,中国女花要争取更多世界排名积分,确保团体参赛资格,并为个人赛争取满额席位,雷声表示,队伍现阶段的目标非常明确——通过密集参赛提升年轻队员的应变能力和抗压水平。“竞争很残酷,但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,她们必须快速成长,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。”

尽管眼前挑战严峻,但雷声对队伍的中长期发展仍充满信心,他认为,目前这批队员身体条件好、训练刻苦,也具备较强的领悟力。“比如来自江苏的赵丹,今年才21岁,去年世青赛拿到银牌,今年第一年打成人组比赛,虽然起伏很大,但对波兰、日本都打出过很漂亮的场次,关键是积累信心,不能因为一两场输剑就怀疑自己。”
从运动员到教练员,雷声经历过无数大赛,也深刻理解年轻选手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焦虑,他时常与队员分享自己职业生涯的经验,帮助她们在低谷中调整心态。“我告诉她们,输剑不可怕,重要的是知道怎么输的,下一次能不能避免同样的错误,每一场失利其实都是进步的阶梯。”
除了技术和心理层面的锤炼,雷声还格外强调运动员自主性的培养。“现在国际剑坛发展非常快,战术变化多,临场应变至关重要,不能什么都靠教练在场边指导,队员自己必须要有判断力和决策力。”在日常训练中,他有意识给年轻队员更多自主准备、自己调整的空间,培养她们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。
尽管中国女子花剑曾经涌现出栾菊杰、肖爱华等世界级名将,并在奥运会、世锦赛上有过辉煌战绩,但近年来随着各国实力提升,竞争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,意大利、法国持续强势,俄罗斯、美国、日本等队伍不断进步,亚洲范围内韩国、中国香港也实力不俗。
“现在没有任何一场比赛是好打的,每一站比赛都是恶战。”雷声说,“但越是这样的环境,越能逼人进步,我们要正视差距,更要相信自己能够迎头赶上。”
中国女花还将参加多站世界杯赛事以及世锦赛,雷声希望,到今年下半年时,队伍中能有一两名年轻队员稳定地打入大赛前八甚至前四,逐渐挑起大梁。“她们需要这样的突破来证明自己,也看到努力的方向。”

在他看来,中国击剑的未来终究要依靠年轻一代。“只有不断有新人冒尖,队伍才能保持活力,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,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,坚持下去,一定能看到收获。”
正如他所说,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,尤其是对抗性极强的击剑运动,每一次交锋既是技术的比拼,也是意志的较量,而中国女花的年轻队员们,正在这样的残酷竞争中,一步步走向成熟。